返回

海上升明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95章 元从勋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浙江的百姓,也因为政策的扶持放开,而得以迅速的恢复,甚至现在比崇祯年间还要兴盛热闹了,毕竟吏治好转,整体的军事形势也很好,外贸放开,浙江也有了自己的许多外贸港,茶叶、生丝、丝绸这几大项,让他们发展很快。

  而造船、冶炼、铸炮造铳等新产业,也发展很好。

  不仅那些士绅豪强们现在都收益大增,就是农民工匠也一样收入大增负担却减轻许多。

  阮大铖在浙江,马士英在江南,他们不仅大力鼓励恢复发展工商,甚至还通过从江北接收难民南下,利用这些难民的劳力红利,来提升地方的工商制造业。

  比如说在环太湖江南地区,一个农民,如果专门种桑,大约能种五亩,专门种稻,能种十亩。

  但种桑虽能种五亩,可一个家庭的妇女,养蚕缫丝最多不超过二亩,甚至许多只能养的了一亩桑的蚕,毕竟妇女还得做家务带孩子等。

  所以家庭养蚕缫丝有很大的限制,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家庭人工不足。

  阮马二人巡抚江浙,就接收大量江北难民,然后安置各府县,男的安排进厂制造或是去挖矿或是去种地。

  女的就让她们养蚕织布等,搞起许多新作坊。

  甚至把许多难民直接就安置到江南农民家中,男的给帮佣耕地,女的养蚕织布,这些难民安排到各户,耕地养蚕织布等收益,要分给农户部分,并不是完全的雇佣关系,而相当于官府组织安排的一种合作关系。

  难民刚南下,什么都没有,这样安置到农民家,也有个落脚地,官府也减轻安置负担。

  对农户来说,或是一些小地主来说,这些人来了,辛苦赚的收益他们可以分走一些,也是很好的事情。

  对官府来说,除了降低安置成本,而且还提升了家庭养蚕、丝织的规模和产量,原来一户农民如果有十亩地,一家子自耕自织,顶多能种九亩地和一亩桑,但种粮收益低。

  现在如果种五亩田和五亩桑,再养几十筐蚕,到时能缫几十斤丝,或是织成一百多匹丝绸,这里面可就增加了许多收益。

  农民和难民都得到了许多收益。biqubu.net

  而官府也获得了更多的生丝或是丝绸,出口贸易,能获得更多关税等。

  又还安置了许多难民,给他们提供自食其力的能力,既减少安置负担,甚至还能马上从他们那收到一些税赋。

  而官府开办的那些作坊,能吸引更多难民,织出更多丝绸,纺出更多棉布等。

  江浙经济和税赋在马阮这两个被许多人骂为奸臣的巡抚手里,恢复相当快,为朱以海提供了大量的税银,甚至粮食供应也保持的很好。

  朱以海是不会在意马阮二人以前名声的,他看中的是他们现在的办事能力,尤其是能不能紧跟中央,听从皇帝旨意。

  阮士铖干的很好,所以直接就升户部尚书,而马士英也被升为江南总督兼江苏巡抚,总督江苏、安徽两省军政。
第595章 元从勋臣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